• 东西巷商业街官方网
  • 东西巷商业街官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西巷资讯 >

关于东巷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1-10-17浏览:825次来源:未知
我是一个外乡人,对于东巷的一切,我本来并不在意。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刻,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因为正阳东巷即将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我们有期待,更多的是忐忑,不知经历我们之手以后,东巷是否真会如我们所愿。

我是一个外乡人,对于东巷的一切,我本来并不在意。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刻,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因为正阳东巷即将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我们有期待,更多的是忐忑,不知经历我们之手以后,东巷是否真会如我们所愿。

  既是保护性修缮改造,就应修旧如旧。所以,近日来,我一直在梳理记忆中的东巷,发起正阳东巷故事的征文,征集正阳东西巷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让大家一起来回忆东巷的前世今生、城南旧事。甚至我在多个夜晚,或独自,或三两好友在那昏暗幽静的巷子里游荡,漫无目的地摸一摸那些因潮湿而阴冷的墙角。目光所及处,努力记忆某处檐角的模样和旧宅厚重的影子,还有巷子尽头转弯处咖啡店外晃动的红灯笼……

  现在想来,这其实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回想起去年的某个时刻,我们研究修缮改造正阳东西巷,我很是激动和期待。因为,我曾经多次以近乎贪婪的眼神游历过诸如成都宽窄巷子和锦里、阳朔西街、丽江古城及上海新天地、思南公馆等古巷新境,也曾想在自己任上启动桂林抗战文化一条街项目。当然,如今却因故而时过境迁。我们的动作很快,进入实质性工作后,短短数月时间,转眼已进入前期房屋征收拆迁安置阶段,东巷新梦越来越近了。因此,这种依恋而不安的情感也越来越真切了,仿佛能感受到它的呼吸与心跳。

  许多人问我,你们到底会把东巷保护性修缮改造成什么样儿?我也经常这样问自己。所以,有时见到报上一些文章或听到一些人士说,正阳东巷应该如何如何,我的心就一直跟着这些文字或声音的节奏“怦怦”跳动,脑海里努力地想象他们心中的正阳东巷模样。

其实,从纯粹的规划技术层面而言,正阳东巷保护性修缮规划是国内公认的历史文化保护领域一流专家团队———上海同济大学规划院建筑研究所编制的,国内许多知名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建筑保护修缮方案都出自他们之手。国内古建筑研究领域泰斗阮仪三、朱自煊两位老先生或参与指导,或亲临评审。据说前几日,市政府领导又专程前往同济院对接保护规划,一笔一画,一丝不苟,设定保护原则。按理,我们应当放心。

但是,规划毕竟是纸上的模样,将纸上的模样还原到人们的心里,需要想像力,而像我这样的人恰恰缺乏这种想像力。尽管如此,我的心中有一个真切的东巷。那就是桂林人的精神家园,处处弥漫着沉浸在我们血液里的浓郁的桂林地方特色元素、符号和文化。

文化东巷才是人们所要的东巷,才是真实的东巷,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东巷。正是充满桂林地方特色元素和符号的文化让东巷深刻地遗留在历史和人们的心田,比如岑氏“一门三总督”的儒家宦海文化、龙氏“一门两进士”的科举文化、“熊同和”等老字号代表的商业文化、桂林米粉装点的市井文化,还有演绎昔日王府辉煌的王府文化等等。如此,研究、挖掘、整理、表现、传承东巷历史文化,才是东巷保护性修缮改造的核心、内涵和本质,也是标志东巷保护性修缮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研究、挖掘、整理东巷历史文化任务艰巨,值得欣慰的是,一批有识之士如张迪、邓云波、何琼羽等人已经潜心研究多年,且颇有斩获。正是因为他们的鼓励,我们才开始动手组织起来,组建机构,落实经费与人员,编制规划,列出若干个专题开展工作。我相信,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们肯定能实现东巷的文化梦。

相比较而言,表现、传承东巷历史文化就非易事了。因为,大凡文化的表现、传承与其生成的环境、氛围(气候)有关系。也就是说,相对于文化研究、挖掘、整理而言,保护维系好东巷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氛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这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比如,东巷的前世是与明王朝分封的藩王靖江王的王府分不开的。东巷在明朝以前是否存在,已不得而知。但是在明朝至南明时期,东西巷地区是靖江王的宗庙与社稷坛所在,是龙脉之地。因此,东巷的历史文化中因毗邻明朝藩王府,不能不提王府文化。近日,著名导演冯小刚先生拟重现明朝藩王府的生活景象,打造王府夜游,不失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到了清代,靖江王府改为广西贡院,许多达官贵人、富豪之家、书香门第争相在此购地置宅,以求在此风水宝地得贡院灵气,在科举场上能够金榜题名。特别是清朝年间,迁徙于此的龙氏兄弟双双及第,更添了此地的灵气。因此,东巷历史文化因广西贡院的缘故,又不能不涉及科举文化。清朝重臣陈宏谋之孙三元及第的科举神话,让东巷为纪念此事而题的正阳门上“三元及第”牌及景福楼成为东巷科举文化的点题之作。有人建议说,要修缮王城城楼上的“三元及第”科举牌匾和重建正阳门上的景福楼,以重现广西科举文化的历史盛况,增添东巷历史厚重感。此议如能实现,真乃弘扬桂林历史文化之功德。

又如,东巷的旧事也与漓江分不开。漓江是广西通向湖湘及广东沿海的水上通道,也是古时桂林对外的主要通道。北物南运,南货北上,均在水东门码头(即现在的解放桥西头位置)交易,因此形成桂林商业繁华之地———盐街。与盐街商贾云集景象相对应的是,桂林旧时迁客骚人千吟百咏的水东门逍遥楼。桂林的文化也因此而得以传承,进而誉满岭南及海内。因为,历史上城因楼名者比比皆是,楼辉城兴,楼没城落。比如故宫之于北京,黄鹤楼之于武昌,滕王阁之于南昌,岳阳楼之于岳阳。桂林史上有名之楼不少,但是最杰出者莫过于逍遥楼,历代名人如宋之问、伯笃鲁丁等均有题咏,历经千年,几遭毁坏和重修,如其他名楼一样,形在神凝,精神永存。因此,解放以后,多任市政府想恢复逍遥楼,怎奈原址涉及搬迁,难以实施。如今,“坚守”长达14年的滨北98#—112#、114#直管公房的租赁人及私房业主和谐地搬离此地,市人民政府拟在此建设滨北生态市民广场,为正阳东巷打开了通向漓江的东大门,更为逍遥楼的恢复重建提供了空间条件和历史机遇。为此,我既满怀信心,又忧心忡忡。因为,我跟许多人一样梦想斯楼重建,重现迁客骚人登楼咏怀的盛况,但我又担心无法实现这一梦想,有愧历史神灵,有愧祖宗,有辱斯文。诚愿天遂人意,让我们共同祈祷吧。

再如,东巷的市井文化中的桂林民居、饮食、起居、风俗等元素丰富多彩,亦应通过有形的载体展现出来,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将在规划保护修缮中将上述元素通过建筑材料、结构、风貌,通过博物馆、纪念性标志,通过业态重现和展示,通过文化载录和艺术形式,一一展示在世人面前。特别是,要以还原历史本来面貌的态度,在规划保护修缮中,对名人府第、老字号旧址、特定文化符号一一考证,原地保护或重建或纪念,以传承东巷文化中积淀下来的生命活力。

凡此种种,如能偿愿,那么,面对正阳东巷,虽然神色依然凝重,但在我心里,东巷模样将渐次清晰了。

但愿,昔日和煦的阳光和月色一如既往地洒在东巷身上,印照出斑驳而美丽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