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巷商业街官方网
  • 东西巷商业街官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西巷资讯 >

桂林正阳西巷将整体改造提升 局部将修缮为庭院式

发布时间:2016-08-20浏览:1003次来源:未知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庄盈)最近,一个消息让正阳路西巷的老住户谢彪激动不已——他所居住的正阳路西巷即将进行整体修缮整治改造提升。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庄盈)最近,一个消息让正阳路西巷的老住户谢彪激动不已——他所居住的正阳路西巷即将进行整体修缮整治改造提升。

  与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一样,西巷的改造也牵动着无数桂林人的心。日前,记者走访了西巷,探寻西巷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西巷里破旧房子很多。记者滕嘉 摄
西巷里破旧房子很多。记者滕嘉 摄

  西巷和东巷都形成于清代

  正阳西巷修缮整治后将会变成什么样?在改造方案公布之前,这还是个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西巷将与东巷的改造相对称。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将会重新整理和挖掘出来。

  那么西巷究竟有哪些历史故事呢?记者在桂林市档案局编研征集科科长莫菡栖的带领下,重“游”了一次西巷。莫菡栖曾为桂林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组成员,对东西巷的历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西巷里破旧房子很多。记者滕嘉 摄
西巷里破旧房子很多。记者滕嘉 摄

  小巷破旧不堪亟待修缮

  如今的正阳西巷,恰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尤其是与对面刚改造好的正阳东巷相比,更显得残败不堪。

  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那场战火,西巷留下来的只是抗战以后的一些残垣断壁,以及建国初期重建的一些杂乱无章的民房。

  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巷道内的污水经常外冒,居民行走极为不便。雨天就更糟糕,由于没有下水道,雨水将污水全部冲至巷道内,行人只有踩着砖块跳着行走,旱厕的污物也会随水漂移,行人只有掩鼻而过。

  作为位于市中心地段的巷子,西巷的现状与繁华、整洁的市中心格格不入:巷子破旧衰败,基础设施不健全。西巷内还存在着旱厕,也是到去年靖江王府“拆围透墙”改造的时候,才修建了临时公共厕所。巷内乱拉的电线也是一大安全隐患。记者在巷子里看到,五颜六色的电线从头顶拉过,有的还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这样的明线在打雷、刮风时是十分危险的。加之巷道狭窄,消防车无法通行,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火烧连营”。

  另一方面,一些人为的因素也加快了巷子的老化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原本住在巷子内的居民纷纷搬到其他地区,老房子租给了流动人员。这些外来者有的在巷子里开起了小餐馆,有的做起了流动小吃摊的生意,还有的开起旅社。由于外来人口多,让小巷的管理变得困难,住在西巷的很多住户对于西巷改造的呼声很高。

  今年年初,历时两年多的正阳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及旧城改造工程项目完成,为西巷的改造树立了标杆。小巷的修缮呼之欲出。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对于西巷改造也很关注,他多次提出对西巷进行整体改造,与东巷形成相对称的建筑风貌和商业业态。

  受市委、市人民政府委托,秀峰区委、区政府正式启动了正阳西巷修缮整治改造提升项目。今年7月8日,秀峰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了秀峰区正阳西巷居民大会,认真听取并征求居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8月11日,西巷拆迁正式开始。尽管对老房子有不舍,但西巷居民还是支持的。今年63岁的陈书力和弟弟陈书发是在正阳路西巷长大的,当天,他们俩特地回到曾经居住过的西巷,亲历拆迁。“住了几十年,说要拆房子肯定舍不得。但房子旧了,也不安全了,我们也支持拆迁。改造完能和东巷一样好看,我们还是会回来的。”陈书发说。

  经前期摸底调查,此次改造工程项目涉及拆迁安置69户,需拆除有证房屋面积3500多平方米,拆除无证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对连在一起的这些无证建筑和有证房屋,将分期实施拆除。
 

西巷内乱拉的电线也成为一大安全隐患。记者庄盈 摄
西巷内乱拉的电线也成为一大安全隐患。记者庄盈 摄

  核心提示:与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一样,西巷的改造也牵动着无数桂林人的心。日前,记者走访了西巷,探寻西巷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西巷的房屋外墙设计上将与东巷的建筑风貌协调一致,但在内部上则与东巷房屋不同,局部修缮为庭院式,几户合用一个天井。

  曾是多个历史名人落脚处

  在靖江王府正阳门前,古城左边是东巷,右边是西巷。走入巷口才不过十余米,巷外的车水马龙市井喧嚣便隐去了,多了一分岁月流转的沧桑与历史沉淀下来的恬淡。

  尽管与东巷仅一街之隔,但跟东巷不同,西巷只有贴近南面城墙的这一小部分还保存着旧貌。

  据资料记载,西巷跟东巷一样,都形成于清代,靖江王府改为贡院后,在东西巷择地而居的人越来越多,一来大家都想沾沾王家之气,二来东西巷与贡院仅一墙之隔,方便学子学习赶考。民居及各类客栈商贾就越来越多了。

  西巷之于东巷,感觉更平民一些。“西巷没有东巷里的桂林‘四大家族’名人府邸,更多的是寻常人家。”抗战过后,西巷同样也元气大伤,到处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屋。建国后,西巷的建筑也是比较杂乱无章的,与逼仄的巷道一起,西巷渐渐没落在时光里。

  尽管“平民”了一些,但是西巷还是出现在了各种名人的回忆录之中。1937年,李宗仁原配李秀文曾在西巷西头购地建宅,抗战胜利后,她还曾在西巷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我与李宗仁》的回忆录里,她认为“这是我最为快乐的几年。春暖踏青时,采花撷草;夏日小院纳凉,浮瓜沉李;秋日重阳,登高览胜;冬日围炉,取暖聊天,真不知天下还有忧心事啊!”

  1941年,民国电影明星胡蝶由香港经广东韶关碾转回到桂林,和胡蝶一起回来的有她的丈夫——香港暖水壶大王潘有声,及两个孩子。胡蝶来到桂林,经朋友介绍在西巷住定后,深居简出、生活低调。

  但是当祖国有难,她还是挺身而出。1942年11月22日,满怀爱国之心的胡蝶参加抗日募捐演出,她演唱了《夜来香》和《满江红》两支曲子,尤其是《满江红》唱得慷慨激昂、情思奋进,令人振奋鼓舞,获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也筹集了不少抗日款项。

  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名人故居在日军轰炸桂林城的时候被炸成了废墟,早已找不回当年的影子。

清真寺依旧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记者滕嘉 摄
清真寺依旧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记者滕嘉 摄

  红色火种曾在这里燃烧

  “事实上,西巷在桂林抗战史上也曾经有过辉煌。”莫菡栖告诉记者,1940年,新中国剧社组建时,在西巷找了一个旧仓库,仓库四周有围墙,围起一大片空地,可以作彩排、开会用;仓库上面有七八个木板房,可供剧社的男女老少住宿。新中国剧社租义学巷的一间国民大戏院演出,西巷离义学巷很近,各方面都很方便。所以团长杜宣就决定在西巷住了下来。新中国剧社在桂林几年来,演过老舍的《国家至上》、曹禺的《日出》和《原野》等几十个剧,直至1944年疏散才离开桂林去了贵阳。它在推动抗日宣传、发展桂林的话剧事业,可说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田汉也曾经在西巷里开展过创作工作。”1940年,田汉到桂林,出任杜宣和欧阳予倩合办的大型戏剧杂志《戏剧春秋》主编,并指导新中国剧社的工作。为了工作与联系方便,在西巷剧团宿舍留了一间小木板房给田汉住。田汉深知新中国剧社是直接受桂林八办领导的进步团体,他特别尽心尽力地支持他们和帮助他们。

  田汉在桂林先后写了《黄金时代》、《秋声赋》和《香港,再会吧!》(夏衍、洪深、田汉三人合作,由田汉执笔),作品一出版在全市引起强烈的反响,被抢购一空。《秋声赋》一剧由新中国剧社演出,场场爆满,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受周恩来指派开展工作的中华职教社,也潜身于西巷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该社与新中国剧社一道,在桂林燃起了一把抗日红色火种。

  不同宗教文化在这里交融

  “在这条不足百米长的老巷子中,深藏着两大宗教场所,是西巷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莫菡栖说。

  从正阳门前西巷的入口处进入走几十米,就能看到一座古朴的清真寺。说起这座清真寺,很有“来头”。

  西巷清真寺又名东北寺,该寺原为东利全商号马荣熙私产,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自动捐助改作清真寺,占地面积约1.5亩,1944年被日军焚毁,1947年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多次拨款维修。在该寺任过阿訇的有白瑞卿、马德卿、皇甫敬芝、方善卿、张明德、丁明栋等。

  在抗日战火纷飞的年代,日本法西斯强盗不断派遣飞机对桂林狂轰滥炸。特别是1939年11月30日和12月2日、24日,是桂林极为悲惨的日子。几次大轰炸,使桂林成为一片火海。当时桂林9座清真寺几乎全部遭难,西巷清真寺也未幸免于难。该寺教长、广西回教救国协会干事马德卿阿訇被炸成重伤致死,极为凄惨。白崇禧夫人马佩璋听闻桂林西巷清真寺被侵桂日军撤退时焚毁,十分痛心,便捐1000光洋,修复了西巷清真寺。作为桂林五座清真寺之一的西巷清真寺,至今仍然开放。

  与清真寺隔着西巷3号小院的就是西巷天主教堂。这座教堂同样有故事。

  据介绍,天主教于1901年传入桂林,由法国籍神父主持,同年在正阳路西巷建圣堂。法国籍神父除宣教外,配合开办了法文学校(校址即今之西华里天主教堂),设立施诊医所,以及阅报室,后因民众的反对和抵制,法籍神父于1920年离桂。1921年6月,美籍神父罗民劳(音译,下同)、李芹、刘志忠等,来桂继续传教、赠医,扩大影响。同时重开正阳路西巷的女修道院。

  抗战期间圣堂被日机炸毁,1946年在西华里9号另建圣堂,1996年6月因故倒塌,并于1998年在正阳路西巷重建新堂,2001年8月竣工。

  作为桂林级别最高的一家天主教堂,西巷天主教堂共有4名神父、2名长期留守的修女。每逢周日会有上百人到此做弥撒,他们之中大部分是教徒,其中也不乏感兴趣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

  “像西巷这样,不同宗教文化在此近距离相处,还能融合发展了那么多年,很少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西巷对文化的包容性,也难怪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会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莫菡栖感叹说。

  新西巷局部将修缮为庭院式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清真寺和天主教堂将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及旧城改造工程项目中保留的两栋建筑。

  秀峰街道办事处主任司俊红告诉记者,西巷改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改水改电,使得这一区域内全部实现与市政管网相通;其次是拓宽西巷通道,将现有的通道拓宽至6米,修缮后的房屋与王府城墙距离在6米以上;第三,拆掉部分建筑改为公共绿地和通道,进一步改善西巷的居住环境;最后是力争实现文化与商业有机结合。

  尽管设计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正在对新西巷安置房屋进行设计。西巷的房屋外墙设计上将与东巷的建筑风貌协调一致,但在内部上则与东巷房屋不同,局部修缮为庭院式,几户合用一个天井。

  建好的正阳西巷将与东巷连线成片,成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地段,成为桂林市区新的旅游、休闲、历史文化传承的旅游商业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