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巷商业街官方网
  • 东西巷商业街官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西巷资讯 >

桂林东、西巷街区的形成及其名称变迁考

发布时间:2014-05-19浏览:931次来源:未知
老桂林市区中心的明靖江王城正阳门(原端礼门)外,沿东西走向与王城的宫城墙基本平行有两条老巷道,出正阳门往东为东巷,往西为西巷。东巷尾端在宫城墙东南角与江南巷南北走向段(原全善街)相接,往北通王城东华门的东华路,中间还有一条东西向的短小的兰井巷;

image.png

东巷拆迁前的正阳路东巷2号拐角  (邓云波 /摄)


  桂林,既是以 “山水甲天下”著称的风景游览城市,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老桂林市区中心的明靖江王城正阳门(原端礼门)外,沿东西走向与王城的宫城墙基本平行有两条老巷道,出正阳门往东为东巷,往西为西巷。东巷尾端在宫城墙东南角与江南巷南北走向段(原全善街)相接,往北通王城东华门的东华路,中间还有一条东西向的短小的兰井巷;江南巷东西走向段东头接福棠巷。出正阳门过东巷口继续往南不远,有一条向东的小巷叫仁寿巷,从仁寿巷尚能通东巷。过仁寿巷口往南不远就是繁华的解放东路。这一片老街区我们统称为东、西巷街区。2013年桂林市秀峰区启动了东、西巷街区“保护修缮整治改造”项目工程,东、西巷街区又一次成为了热爱桂林的市民尤其是文化学者关注的热点。

  坊间关于东巷街区的历史文化有诸多传闻,当今已是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流传于网络中的相关述说多为你转我抄,极少进行严格查证考据。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也出现了诸如:东西巷“见证了桂林自唐代武德年间建城后近1400年的历史兴衰。”等明显错误。从“文化自觉”、“文化自省”、“文化自信”的角度,我们应当对东、西巷街区的历史脉络以及文化遗存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
 
  一、东巷——老桂林街巷唯一的标本
 
  桂林之地,古为百越,战国属楚,秦属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始安县,是为桂林建城的开始。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始安升县为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始安成为桂州驻地,桂林开始成为岭西北部的行政中枢。唐置岭南道,下设广州、桂州、容州、邕州、交州五总管,桂林成为桂管驻地。北宋统一岭南后,于至道三年(997)将唐岭南道析置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桂州成为广南西路治所。自此桂林一直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朝,广西升为行中书省;明朝,广西是当时全国13个布政使司之一,桂林还是靖江王的藩封之地;清朝,广西是全国18个行省之一;其治所均设于桂林不变。民国时期,桂林依然基本上为广西省政府驻地。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桂林,千百年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丰厚而宝贵,但由于历史的沧桑和千百年来不断的战乱,大量的文物古迹尤其是古城建筑与城垣曾遭受多次破坏。如明末清初的战乱,孔有德一把大火将恢弘的靖江王府烧得只剩残基;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叛清桂林亦遭战火;民国早期,滇粤湘桂等军阀混战对桂林的反复争夺;抗日战争时期,日机的轰炸、极其惨烈的桂林保卫战、沦陷期和日军败退后的烧掠,使桂林城基本成为废墟。民国三十八年(1949)《桂林市年鉴》载:“查桂林疏散时,有人口五十余万,房屋五万余栋,全城区焚余房屋,现仅存百分之一,且悉皆残破灰烬,揆之扬州十日嘉定屠城,其惨状尚不及桂林远甚,即比之长沙大火,衡阳之攻守屡得屡失,其毁损情形,均莫能髪髴,倘以此次世界大战之任何城市例之,恐未有焚毁房屋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如桂林损坏之大者也”。难怪不少后人哀叹桂林城已经没有什么古建筑了。这也是后来多次大规模城市改造中对老城市建筑以及格局保护未能充分重视的一大根源。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笔者倒是觉得——正因为所剩无几,更应该珍视,更需要慎重对待。

  尽管抗日战争时期,桂林城被毁房屋达百分之九十九。但还剩百分之一,具体是多少呢?1949年易熙吾编纂的《桂林市年鉴》有统计数字的记载:“统计全城余屋,仅有四百七十一间”。虽然是“仅有”也还是有啊。虽然这些余屋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但毕竟还能成为一间房屋。具体到东巷来说,东巷20号的主人后代就明确地告诉我,他们家的房子日本鬼子只拆了板子来烧火,屋梁柱子等都没受太大破坏。还有,江南巷的熊同和药号,当时被日本人用来做马棚,也没被烧,还有东巷9号岑家大院的最后一栋建筑目前也还基本上是清代建筑的原貌。这些劫后余生的房屋弥足珍贵。尤其是又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除了东巷街区这几栋以外,桂林城抗战前的房屋又还有几处?

  况且,不护一年苗,何来百年树?尽管桂林的城市老建筑多为抗战后原址复建或新建,只有极其少量清末民初建筑,但每一座老建筑、每一片老街区都刻写着自身的历史,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更承载着与之相关联的每一个人的种种回忆和情愫。老建筑、老街区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物化体现和标识。历史建筑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说明当时历史的具体而真实的实物见证,无不具有时代的特点。它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重要依据,是体现历史文化发展的有形载体,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它成为人们了解、认识这一历史阶段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如果没有直观、形象、生动的建筑做依托,历史文化没有表现的形态,便无法令人信服。这也许正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缘故。

  桂林的东、西巷街区,虽然在历史时长、规模大小、文化遗存以及建筑保护上,跟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天津的估衣街等等无法相比,虽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古街区”命名的条件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桂林的东巷街区难以称得上严格意义上的“古街区”,但是这是桂林城区目前仅存的、房屋年龄最长的成片街区,完全称得上是“老桂林街巷唯一的标本”。

  我们走近一座城市,首先影响我们感知的就是这座城市的建筑和街巷。西安、北京、南京等城市,能看到许多宏伟的老建筑、城墙等等,我们马上就感受到了这样的城市一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我们触目皆是高楼林立如上海的浦东等,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这是一座现代化新城。桂林,要想向每一个来访的客人宣示自己是“历史文化名城”,就必须保留相当数量的老建筑、老街巷,并且要明白、突出地显示出来。98年城建时,翊武路城墙的显露、王城城墙的显露就很符合这样的要求。但整体来看,目前桂林能让人看到的老建筑、老街巷实在是太少了,与“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有点难以匹配。我们的历史文化要到摩崖石刻上去找,要到图书馆、档案馆里去查才能发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这恐怕也是东巷街区这个“老桂林街巷唯一的标本”这么受人关注的原因吧。
 
  二、东、西巷形成年代考
 
  东、西巷街区的形成和发展与桂林城市的发展密切相连,尤其是跟明靖江王城的兴衰息息相关。东西巷究竟是否“见证了桂林自唐代武德年间建城后近1400年的历史兴衰”?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桂林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历史。

  桂林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建城,到现在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早期的桂林主要是作为军事战略要地来设置的。

  唐武德四年(621)桂州总管李靖建子城,也叫衙城,现东巷街区在衙城内。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桂州刺史蔡袭增筑外城。唐光启年间(885--887)都督陈可环在子城西北新筑夹城。其后到明代以前,桂林城市中心都是官衙所在地。明洪武五年建王城,城市格局与唐宋有较大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谈论唐宋的“东巷”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姑且不论唐宋元是不是有“东西巷”,即便有,也跟现在的东西巷没什么瓜葛了。所以,说东西巷“见证了桂林自唐代武德年间建城后近1400年的历史兴衰。”是没有根据的。

  据《桂林市志》[1]记载:桂林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建城,三国时期吴甘露元年(265)置始安郡,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桂州,州治设于今之桂林;隋、唐、五代均为郡治;北宋至道三年(997)置广南西路,治所桂州(今桂林市),广西简称“桂”之名自此始;南宋绍兴三年(1133)升桂州为静江府;明洪武五年六月(1372年7月)改静江府为桂林府,靖江王设藩于桂林,修建靖江王府于独秀峰南。此后,南明永历元年即清顺治四年(1647)至顺治十年即永历七年(1653)南明军与清军对桂林数度争夺,桂林处于战乱之中;顺治十一年(1654)广西提督线国安接统定南王旧部,驻城内,顺治十六年(1659)废除前靖江王所定田租银米。康熙十三年即周吴三桂元年(1674)至康熙十八年即周洪化元年(1679)吴三桂反清,桂林亦处于战乱;康熙二十年(1681)改建定南王府为贡院。

  据谢启昆(清)《广西通志》[2]记载:贡院,在独秀山下,明靖江王府。顺治十四年改建,康熙五年建于都指挥司旧署,二十年署巡抚麻勒吉仍请以王府改建,雍正十年巡抚金鉷重修。

  历代桂林城市的中心都在独秀峰以南区域。以上史料说明,明洪武五年(1372)靖江王设藩于桂林,修建靖江王府于独秀峰南。至清初顺治十四年(1657)将王府改建为贡院。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崇尚“礼制”,明代王府包括宫殿、宗庙、纵广等形制、尺度的建筑制度制定得非常细致、完备和严格。明代陈琏《桂林郡志》卷三《藩邸》记载:“靖江王府肇建于洪武五年,宫殿、庙社莫不如制,其余近侍之官、宿卫之士、合属之司咸有廨宇。”“门各有楼,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四门外复设灵星门。□□□,在王城中。承运门,在殿之南。□□□,在王宫前。斋宫,在承运门左。□□□,在端礼门外之左。社,在端礼门外之右。□□□□纛庙,俱在桂城之南。进膳厨,在承运门之右。”黄佐(明)纂《广西通志》[3]载:“邸第洪武五年建,二十六年复命指挥同知徐溥、工部主事戈祐韩、毛知理督工修理王城一座,周若千丈,下用巨石,上砌以砖,辟四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外缭以垣,各为棂星。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门墙内为承运门、承运殿、王宫门、王宫,南向如祖训之制,惟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德胜门外,旗纛庙在坛之西。外有迎恩馆,在伏波门外,为进送表笺、迎接诏敕之处。”

  现存的王城城墙为王府宫城城墙,其外围还有一圈萧墙包围着王府地界,萧墙的东西南北各有一道门都称“棂星门”;端礼门(现正阳门)外萧墙内按制有“左祖右社”,即左边有宗庙右边是社稷坛。(见图一)
 

image.png 

图1:明.陈链《桂林郡志》载靖江王府图


  靖江王府的萧墙及“左祖右社”是什么时候被毁目前尚无考证,极有可能是在明末清初毁于战乱。现在我们应该能够判断——清初以前,东西巷街区是不可能存在的。有人提出“要恢复明代的东巷”那实在是无稽之谈。


image.png 

图2:省城图 - 采自《广西通志辑要》光绪十五年(1889)
 

  由台湾成文出版社印行的《广西通志辑要》(据清•沈秉成修,苏宗经、羊复礼纂,光绪十五年刊本影印)中有一幅“省城图”(见图2)。这是笔者目前能查到的标有东西巷的最早地图。图中可见端礼、体仁、遵义和广智四门已改名为正贡门、东贡门、西贡门和后贡门;出正贡门往南不远则有向东的东巷通全善街和福棠街,向西的西巷通义学巷。据此可以判断——东西巷形成至少不晚于光绪十五年(1889)。

image.png 

图3:嘉庆七年(1803)修光绪六年(1880)补刊《临桂县志》卷十一
 


  嘉庆七年(1803)修光绪六年(1880)补刊的《临桂县志》已明白无误地在“街巷--城中”条目提到:东巷、西巷。这里应该是指“正贡门街”的东、西巷(见图3)。据此,东、西巷的形成时间应该上推至——不晚于1880年。

  以上是有确切证据的,那么还有没有可能更早呢?巷道与街区的自然形成,不可能是一夜之间或是短短的十天半月内完成,通常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长逐步形成,这个过程有可能一年半载,也有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

  《岑襄勤公年谱》[4]中记载:“是月[5]公命長子春榮次子春煦扶江夫人賴夫人柩歸粵卜地安葬於臨桂縣城東堯山先是公以西林距省會二千餘里子弟讀書應試既苦道遠又尠觀摩有僑居臨桂之意廼命二子於營葬後購宅於省垣水東門內仁壽宮井巷留居讀書迨公奉諱歸后增置田宅建立廟塾為長久計而以西林祖遺產業公之諸弟云”——以此或可以推测,同治十三年(1874)东巷一带已经开始有民居了。

  新近出土的仁寿宫铸铁香炉有铭文:“乾隆壬午年秋月(1762)”(见图4、5、6),说明1762年民居已开始建进王城外垣,恐怕此前萧墙已毁了。

image.png 

图4、5、6:新出土的仁寿宫香炉
 

  以上史料和文物使我们有理由推测东巷的形成极有可能在清代顺治和乾隆年间,但有确证的只能说:东巷形成不晚于1880年。

  三、东巷街区巷道名称的变迁

image.png
图7: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桂林市城市图》
 

 

image.png

图8:1949年 《桂林市中心区图》
 

  以上地图及桂林市地名录等相关资料表明:

  清末时东、西巷名为“正贡门街东、西巷”;民国时期称“正阳东、西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称“东、西巷”。仁寿巷在清及民国均称仁寿巷。现江南巷在清及民国时,西段称全善街,东段称江南街;解放初改称全善巷和江南巷。

  “文化大革命”期间,桂林街名“一片红”,许多街名被改成像战斗巷、战胜里、反封路、更生路、永红路、群力路等等具有浓厚“文革”色彩的街名——1966年仁寿巷、东巷分别被改为解东一、二巷,而西巷及其西端的义学巷分别被改为红旗一、二巷;江南巷、全善巷和兰井巷分别被改为反封一、二、三巷。“文革”结束后,1979年桂林市所有门牌全部换掉,路巷名基本恢复原名——东、西巷复名为“正阳路东、西巷”,义学巷并入西巷(1998年城市大建设,西段基本已成楼房和停车场);江南巷和全善巷合并为江南巷;仁寿巷、兰井巷均复名为仁寿巷、兰井巷。

image.png

图9:1991年桂林市区图


 

  东、西巷的得名应该是缘于其分居正贡门的东、西两边;仁寿巷的得名则是巷内原有仁寿宫及仁寿井;江南巷的得名是其附近有一江南会馆;而兰井巷的得名坊间流传是缘于该巷原有一井,井旁有兰花和玉兰树。
 
  发展是必然的,时光在消磨、吞噬着老巷,东巷街区的老建筑在逐渐残损、消逝,人口的增长及其对居住空间和环境的需求使得老巷的房屋在各个时期被不断的改、扩、增建,这些都使得老巷的历史风貌逐渐地、悄然地消褪。“保护性修缮”需要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其本真,让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传承;而“整治与改造”则重在改善老巷的环境设施,提升老巷的旅游与经济价值。两者如何统筹兼顾、完美结合是摆在项目建设者面前一个为公众瞩目的问题,需要勇气去面对,更需要智慧去解决。

  无论如何,东巷街区都将发展变化,而且马上要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蜕变。其目标——既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与“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相匹配,同时也要继续承担着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维系“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桂冠的重任。我们期待着,东巷的明天更美好!

注解:
[1] 《桂林市志》(上)桂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1997。

[2] 清.谢启昆修,胡虔纂《广西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3] 明.嘉靖.黄佐纂《广西通志》卷第十一.《藩封》。

[4]清末云贵总督岑毓英(1829~1889),广西西林县人,字彦卿,号匡国,秀才出身,是中国近代壮族史上一位功名显赫的封疆大吏,是与李鸿章、曾国藩等一样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记述了岑毓英的戎马一生及其家族渊源的《岑襄勤公年谱》为曾在岑毓英门下充任幕僚之赵藩所编著,并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

[5]按文中年代排序,此处指同治十三年(1874)八月。

参考文献:

1. (明)嘉靖.黄佐纂.广西通志.

2.  (清)谢启昆修,胡虔纂.广西通志(点校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  桂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桂林市志(上、中、下),中华书局,1997.

4. (清)赵藩撰.岑襄勤公年谱.续修四库全书.0558.史部.传记类.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清)蔡呈韶等修,胡虔等纂.临桂县志.据嘉庆七年(1803)修光绪六年(1880)补刊本影印. 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

6.  林哲.桂林靖江王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 (清)沈秉成修,苏宗经、羊复礼纂.广西通志辑要.据光绪十五年刊本影印. 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